时间:2013-04-07 来源: 人气:
什么是天命?天命观源于中国古代宗教观念,特别是般人对“帝”或“天”的估仰。古人把天当做神,天能致命于人,决定人类命运。从古器物发掘中所见到的甲骨卜辞,彝器铭文,说明了当时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把自己的意志假托为上帝的命令,称之为“天命”。可见,“天命”说早在殷周时期就已流行,而且被用来作为对人民进行统治的合理依据。这正好也说明:天命观不仅仅在哲学思想史上有意义,更与早期国家理念的演生历史有紧密联系,甚至在之后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天命”一直被视为国家正统性及合法性的依据。
天命观在中国古代发生过两次较大的变化:第一次是殷周之际以“天命靡常”为中心的天命观的变化,第二次是周桊之际以五德终始说为代表的新的天命观的出现。二者皆与当时特殊的历史情况有关,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变化的产物。
在天命观第一次变化时,殷商纣王无道,周依靠重人亊,修道德,实行仁爱之政,使天下归心,万民顺附,取代了商朝。于是,周初统治者反复强调要镜鉴前代的盛哀、治乱,反思桀,纣淫乱敗亡的教训,承继禹、汤明德隆治的经验。认为天命必须和人事相配合,不尽人亊,仅信天命,灭亡是迟早的亊情,所以《尚书》中说:“天命靡常,唯德是从。”“天命靡常”的天命观颟应了周克般的历史变化。
周桊之际,随者西周的衰亡,人们便不再相信“天命”能够恒久维持它的惠爱、公正和全能,于是出现了“天命不彻”(彻,常规)的言论,开始背离周初统治者为统治笫要而具有“常规”(辙)的“天命”。天命观再次发生了演变,尤其是阴阳家代表郎衍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来阐释宇宙嵌变和历史兴衰,创为“五德终始”之说,影响甚大。这种演变其实基于古人对天的知识的增长,也反映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情况。从哲学思想和历史发展的关系的角度否,天命观的这种演变取得了先桊饿家的天命观所不能比的积极进展,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又预示着下一个时代的开始。
从殷周之际的历史情况看,周的天命观有激进的意义?它反对天命在一个民族身上的旧的天命观,提倡“天命靡常”,而以道德性为天命的标准,具有普遍性和人文性。但至战国中叶,以倆家天论为代表的周代天命观已经落后,不适合时代需要,干是再出现从自然的普遍秩序与规律来说明天命的转移的新理论,乃因当时中国人对天文、历法知识的成熟。
属马的人生在哪天命运最好?每天都有不同的人出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接下来,就来分析一下每个日子出生的人不同的运势吧。...
2019-07-24 975人关注
2024-04-12 759人关注
2024-03-26 186人关注
2013-04-07 336人关注
2013-04-07 435人关注
2013-04-07 155人关注
2017-03-22 408人关注
2017-03-22 265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