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4 来源: 人气:1225
满清的八旗兵入主中原,一统华夏,建立清朝,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
【谶曰】
黄河水清,气顺则治。
主客不分,地支无子。
【颂曰】
天长白瀑来,胡人气不衰。
藩篱多撤去,稚子半可哀。
【金圣叹批注】
此象乃满清入关之征。反客为主殆也气数使然,非人力所能挽回欤。辽金而后胡人两主中原,璜璜汉族对之得毋有愧。
【图片释义】
图中有一艘在水中前行的船,船上的八面旗帜迎风飘扬,代表“八旗”。船已经坐满了,意为“满人”,船里面共有十个人,代表清朝从顺治开始共有十位皇帝。大船乘风破浪,说明满清民族即将入主中原。
【诗词释义】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社会也在不断演绎着改朝换代的规律。“黄河水清,气顺则治。”这里的“黄河”指代中原,也就是中华大地。“水清”可不是在说水有多么清澈,而是指清朝。第一个入关的清朝皇帝是顺治帝,这在“气顺则治”中有所体现。除此以外,这句话还暗含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顺治帝在位时期,中原的“气”慢慢变“顺”了,即明朝末年战乱的局面结束之后,整个社会趋于稳定发展。
在汉人统治的明朝,满清本来是客人,清朝入关统治中原就有“反客为主”之嫌,谶中说“主客不分”即是此意。“地支无子”是暗示清朝在位皇帝的人数。大家知道,地支一共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所谓“地支无子”,即十二地支中没有子,就剩下十一个。清朝的入关皇帝共十位,加上入关之前的皇帝皇太极,共十一个。
清太祖努尔哈赤原占据在长白山一带,正如颂中所言“天长白瀑来”。历史上有“五胡乱华”的事件:北宋时期,中原政权与辽金对立;南宋时期,大宋王朝则被元朝灭亡;现在,明朝灭亡,满清又有一统中原的趋势。这些都无一例外地说明:胡人生机勃勃,可谓“气不衰”。
“藩篱多撤去”是说清朝一统中原以后,会面临藩镇割据的局面。因此清初统治者实行“撤藩”来巩固统治。“稚子”就是幼子、小孩。所谓“少年出英雄”,年龄虽小,却有治理国家的本事。这样的“稚子”实在厉害,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这是说清朝将会出现一位励精图治的少年天子。
【易经中的此象】
这一象对应《易经》中的巽卦,上卦和下卦都是八卦中的巽卦,两者结合,代表风云四起之象。卦辞是“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意思是小事上可以顺利通达,外出旅行时也会遇到居于高位的王侯。“彖曰: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巽卦讲的是柔顺处事的道理,两个巽卦相互重叠,更是申明了这一点。九二阳爻和九五阳爻分别位于下卦和上卦的中间位置,就像是君主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合乎中庸之道,从而实现了自己的志向,百姓和臣子都能顺应君主的统治,从而显现出“小亨”之象,在旅途中会遇到地位高的王侯。“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两个巽卦相叠显现出风云激荡的景象。君子理解了这一卦象,就可以伸张正义,走上正道,向百姓宣传纲常大义。这一象预言的是清朝中前期的历史,从清军入关、顺治帝即位,到康熙帝清除鳌拜、平定三藩之乱,使天下逐渐从战乱中复兴起来,显现出小有亨通之象。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意思是前进和后退都遵从于上级的命令,这对于出征的将领是有利的。“象曰: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贞,志治也。”进退都能听命于上级长官,因为对于自己的志向没有疑惑。对带兵打仗的将领有利,是因为只有志向坚定、勇猛无前才能临阵不慌,指挥自若,获得胜利。这一爻是说清军将帅指挥得当,士卒作战勇猛,纪律严明,很快就消灭了李自成和张献忠的部队,占领了中原和南方的大部分区域,顺治帝成为天下共主。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意思是说病人卧床不起,请来巫师招引神灵下凡,驱除灾祸;一番忙忙碌碌的样子,不久,病人的情况就开始改善,灾祸从此消除。“象曰:纷若之吉,得中也。”九二爻位于下卦的中间,所以获得吉祥。这一爻暗示了顺治帝入关不久就在与权臣的斗争中败下阵来,对朝政开始变得淡漠,在与董鄂妃的爱情中才获得了些许安慰。董鄂妃去世使顺治帝心灰意冷,身体状况也越来越糟。在与僧人多次交往后,他决心皈依佛门,希求获得解脱。
“九三:频巽,吝。”这是说如果一个人勉强服从于他人,心里肯定不是滋味。“象曰:频巽之吝,志穷也。”做事过于牵强会使人心情不爽,愁眉不展,这出于无奈。这一爻是说顺治帝出家之后,孝庄太后辅助幼主康熙即位。四大辅政大臣势力过大,孝庄太后很无奈,为了稳住政局,她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虽然表面上显现出忍气吞声的态度,但却时刻不忘寻找机会替孙子夺回皇权。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意思是外出狩猎捕获到了许多猎物,所有没有悔恨。“象曰:田获三品,有功也。”能捕获到各种猎物,说明收获很大。这一爻是说康熙十六岁时“布阵”擒拿了鳌拜,大臣干政的局面就此结束,为后来亲政铺平了道路。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意思是能占卜到九五爻,说明做事情无往不利,也不会后悔。尽管刚开始的时候不是很顺利,但是后来的结局很好。在日干为丁、癸这两天行动,能提高获胜的把握。“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九五爻之所以能获得吉祥,是因为这一爻是阳爻,并且位于上卦的中间位置,象征此人位处中正,能得上天的护佑。这一爻预示了清除鳌拜一党的势力,康熙从此才真正掌握皇权。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这是说一个人藏匿在床下面,屋内的财货被盗贼洗劫一空,占h的结果也不是很吉利。“象曰:巽在床下,上穷也。丧其资斧,正乎凶也。”此人之所以藏到床下面,是因为上九爻位于巽卦的顶部,已经到了无法前进的地步,这难道不算是凶灾吗?这一爻暗示了康熙亲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平定三藩。面对三藩的联合叛乱,康熙镇定自若,沉稳应对,他首先将三藩的叛逆行径公布天下,获得了百姓的拥护。然后大兵压境,由于朝廷军事实力的威慑,三藩中的耿精忠和尚之信两藩先后投降,只剩下吴三桂奋死抵抗,因为一意孤行、不得民心,经济状况逐渐恶化,吴三桂最后郁郁而终。#p#副标题#e#
【本象背后的历史】
这一象预言的是满清入主中原,一统华夏,建立清朝,以及清朝后来的国运。满清民族的前身是女真族,是我国古代生活于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公元2至4世纪被称为“挹娄”,5世纪时被称为“勿吉”(读音为“莫吉”),6至7世纪被称为“黑水秣羯”,9世纪更名为女真。17世纪初,建州女真满洲部日益强大。当时的首领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明崇祯九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女真各部逐渐统一。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各地农民起义频频爆发。李白成率领的农民军攻占北京,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自缢,明朝灭亡。已经强大并完成统一的满洲人趁机大举入关。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吴三桂,因为清军是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领下入关的,清军入主中原有吴三桂的一份“功劳”。本来李白成在攻入北京之后,有招降吴三桂的打算,但大顺军在北京城洗劫财宝的举措得罪了吴三桂。再加上李自成的将领抢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导致吴三桂大怒之下反击李白成。但吴三桂在激战中失利,不得已与清军联手对付李白成,因此,吴三桂为清军入关开了道。清军入关,不费吹灰之力就袭占了整个中国。在经过了短期的镇压农民军、消灭南明等武装政权以后,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爱新觉罗·福临正式登基,这就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帝。
清军入关以后,中原大地掀起了很多反清斗争。为了巩固统治,完成统一,清军在中原各地进行了血腥的镇压,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历史上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屠杀事件。除此之外,《江阴城守记》中记载了江阴屠杀的惨状:“满城杀尽。然后封刀……城中所存无几,躲在寺观塔上隐僻处及僧印白等,共计大小五十三人。是役也,守城八十一日,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者七万五千余人。”这一时期中国人口锐减,史学专家统计后发现,清军入关至少导致5000万人丧生。说到这里再回头看大过卦,意义就深刻了——大过卦中存在着杀伐太过的现象。
顺治帝登基时年幼,还不具备处理朝政的能力,虽然有其寡母孝庄太后的悉心教导,但仍然避免不了受到来自叔父多尔衮(当时的摄政王)的压力。多尔衮多智多勇,在清军入关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镇压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抗清势力,以及推行剃发易服、圈地等民族高压政策,都是在他的指挥下进行的),但他的独断专行,让年幼的顺治帝陷入了傀儡境地。
顺治帝也想有一番作为。在多尔衮病逝以后,他削除其爵位封号,又实行了一些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但最终还是没有形成一支以自己为主导的强有力的政治力量,并因此在与反对汉化的大臣的较量中败下阵来。政治上的失意,使得顺治帝陷入了与董鄂妃的爱情中不能自拔。再加上与佛教僧人的交往,渐渐有了遁入空门的念头。后来,董鄂妃去世,顺治帝精神几近崩溃。接下来就是康熙隆重登场了。
康熙即位时年仅八岁。当时,清朝百废待兴,朝政基本掌控在四位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手中。这四位辅政大臣中,最有野心的当数鳌拜了。康熙帝虽然年幼,却不是一般的孩童。他在祖母的帮助下,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表面与鳌拜一团和气,其实却在暗中韬光养晦,待时机成熟时将其一举拿下,这就是康熙帝智擒鳌拜的历史大戏。康熙设计由一群少年在宫内练习“布库”(满族的一种角力游戏,也就是摔跤),鳌拜认为这只不过是小孩子玩的游戏而已,所以没放在心上。但在康熙八年(1669年),正是这群“玩小孩子游戏”的少年将鳌拜擒获。康熙帝说:“天下大权,当统于一。”所以在铲除鳌拜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削藩”了。
清有三藩,即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白清朝建立以来,他们各自霸领一方,形成了几股割据势力。“三藩”武装力量强大,不听朝廷的约束,有飞扬跋扈之势,给满清带来极大的威胁。三藩之中,排在首位的是吴三桂。他积极储备将帅,习武备,使“四方精兵猛将,多归其部下”,成为三藩之中“功最高,兵最强”的一股力量。
在康熙帝看来,“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所以他决定削藩。吴三桂根本没有想到这位小皇帝会拿自己开刀。他先是试探性地上疏,说自己很希望削藩。其实,他等待的是小皇帝的拒绝,但没想到的是,小皇帝竟然一口答应了。听到这个决定,吴三桂沉不住气了。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召集部下发动叛乱,改国号为“周”,自称是“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随后,耿精忠和尚之信也纷纷响应。
面对这汹涌而来的叛军,年轻的康熙镇定自若。当时朝廷中的很多大臣都为三藩势力所惧,甚至想主动向吴三桂谢罪。但康熙帝断然否决,并进行了全面的战略部署。此外,他还撤销吴三桂的爵位,并将其罪行公布天下,以此赢得民心。终于,在朝廷的军事实力的威慑下,康熙十五年,耿精忠和尚之信先后投降。这样,吴三桂陷入了孤立的境地。此后,战事屡次失败,经济状况也越来越不乐观,后于康熙十七年患病而亡。三藩就这样平定了,康熙巩固了统治,坐稳了江山,在清朝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9-07-01 5922人关注
2019-07-01 5151人关注
2019-07-01 8956人关注
2019-06-29 6577人关注
袁天罡推背图全文详解 第五十一象 女性价值高度提升,这一象对应临卦,池泽之水灌溉地面万物,使得万物生生不息。这一点与“坤顺而感”相应,在未来的世界中,女性的价值将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2019-06-29 43873人关注
袁天罡推背图全文详解 第五十象 资源争夺战,这一象对应的是复卦,阐释的是恢复的原则。危机到了一定程度时,定会转危为安。预言者借此卦来说明人类争夺资源的战争愈演愈烈,但到一定程度时,战争就会结束。...
2019-06-27 6561人关注
2019-06-27 4400人关注
袁天罡推背图全文详解 第四十八象 风调雨顺五十年,这一象对应的是同人卦,外卦为乾为天,内卦为离为火。前者刚强,后者热情。二者方向和目标一致,同心同德,携手前进。...
2019-06-24 15048人关注
2019-07-01 5921人关注
2019-07-01 5149人关注